第三百六十章 永乐大典的消息上
实话实说。
对于绝大多数苦逼的硕博研究生而言。
单独的一篇二区二作论文,对他们的研究生生涯来说不一定有多重要。
比如有些牛批教授实验室招人的要求甚至是博士期间有三篇二区一作成果,遑论二作这种次席了。
但同样。
你说二区二作有多廉价,那倒也不至于。
很多时候可能肝了好几个月,最后只获得了一个三作,或者就是三区的二作署名。
二区和三区,二作与三作,一字之差,犹如天堑。
尤其是在已经有了一定成绩的情况下,一篇二区二作的价值往往还会更高。
如果期刊能再提一档,从二区变成一区
虽然每个院校的规则不同,但大多数对于一区二作的作者,在综合测评时普遍都可以加到十分左右——而普通期刊的一作综合测评只会加一分到二分。
当然了。
以上的前提是一作是导师,另外还有一些共一的情况,内中的那些腌臜事儿就不多赘述了。
总而言之。
在现场这些工具人们看来。
能在实验的:
【据gwy办公室今日讯,多位历史学者共同提交署名意向书,认为现今考古技术手段已经较为成熟,申请成立永陵定项委员会,对明朝十三陵中嘉靖皇帝的陵寝永陵开展发掘工作】
一旁的陆朝阳也在划拉着屏幕,似乎在看着某些评论:
“这热搜窜的可真快啊,这会儿就说,但我后台还是会显示的,所以各位还是可以照常留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